綠色建筑標準推動生態發展
點擊次數:2267 更新時間:2013-04-10
綠色建筑不是指建筑某個階段或某一方面的可持續發展,而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期內,zui大限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的使用空間,實現建筑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為了確保北京市的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內實現“四節一環保”,北京市政府研究制訂了《關于全面發展綠色建筑推動生態城市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從2013年6月1日起,北京市新建建筑設計全面達到綠色建筑標準。
北京出臺綠色目標
據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委員葉大華介紹,《意見》在全國提出了新建項目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提出實現居住建筑75%的節能目標,將綠色生態指標納入土地招拍掛出讓環節,要求編制和實施綠色生態規劃。
葉大華總結了《意見》的重點內容。首先,將綠色生態指標納入土地招拍掛出讓環節,調動開發商的積極性,以市場的方式推動生態城市建設。其次,從2013年6月1日起,新建項目要嚴格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再其次,推動綠色生態鎮(村)試點,制訂規劃綱要和建設實施方案。zui后,推廣綠色相關產業,加快形成規劃、設計、咨詢、施工、運營、物業、認證、計量及綠色建材的相關產業鏈。
葉大華強調:“推廣綠色建筑需要強調全面性。一方面指空間的全面性,即不僅要考慮到室內空間,也要考慮到室外空間,還要考慮生態環境空間的綜合性;另一方面是時間的全面性,除了建筑設計的環節外,綠色建筑的理念要貫穿在建造的過程中以及投入使用以后,乃至整個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無論是住宅、寫字樓、醫院、商場,只要符合《北京市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符合‘四節一環保’的評價標準,就可以成為綠色建筑。”
《意見》提出,“十二五”期間,北京要創建至少10個綠色生態示范區。自今年6月1日起,新審批的功能區規劃必須編制綠色生態專項規劃,這些區域將考慮職住平衡,混合用地比例不小于30%;距離住區300米到500米就可以找到公交站點或軌道交通站點;區域內要建立連續、無障礙的自行車和步行交通系統;開發后雨水外排量不大于開發前;可再生能源貢獻率不低于10%;70%綠化選用本地植物;綠地和林地比例不低于30%……
“十二五”期間,北京還將創建至少10個5萬平方米以上的綠色居住區。綠色居住區必須按照綠色生態理念進行規劃設計,同時提倡行為節能和綠色物業管理。要求住區地塊尺度控制在150米到250米范圍;開發后雨水外排量不大于開發前;硬質地面遮陰率不小于50%;垃圾分類收集達標率*;500米內公共服務設施不少于6類……
經過專家對綠色建筑的統計分析,與現行建設標準相比,北京市全面推行綠色建筑行動后,每年可再節約30萬噸標準煤,到“十二五”期末可節約75萬噸標準煤,相當于北京50萬個家庭1年的耗能量,相當于70萬輛家用小汽車耗能量;可再減排220萬噸二氧化碳;可再節約用水915萬噸,相當于7.6萬個家庭1年的用水總量;可減少不可循環建筑材料的應用7.7%,相當于400萬平方米建筑的建材消耗量。
綠色建筑并不
有人認為,綠色建筑是昂貴的品,需要高成本堆砌而成。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設計院副院長曾捷說:“綠色建筑絕不應該是高成本的。”她指出,綠色建筑是從其全壽命周期的角度考慮性價比,強調通過優化設計實現資源的使用,強調因地制宜和材料的本地化,因而不一定要增加成本。即便是建設中成本增加,也*可以通過運行階段的節能、節水、節約資源等措施在一段時間內收回成本。
北京市建筑設計院綠色建筑所所長焦艦通過多年綠色建筑設計實踐發現,一些技術的使用確實會造成一定量的成本增加,但是隨著技術提高、政策推進,綠色增量成本也會呈現下降趨勢。“前期的適當投入會帶來運行過程中的節約。”焦艦說,“按照常規測算,目前我們預計7年左右綠色增量成本就能收回來,以后收回成本的時間會越來越短。總體來說,綠色增量成本是在減少的,比如一個項目用了地源熱泵,地源熱泵就有了增量成本,但是實際上我們還減少了其他系統的費用,所以綠色建筑肯定不是高成本的。”
綠色不等同于高科技
綠色建筑是不是都是高科技建筑呢?綠色建筑的本質是讓建筑適應氣候、讓建筑適應功能,高科技只是實現綠色建筑目標的手段之一,不是惟一途徑。中國建筑設計咨詢公司節能環保事業部總監郝軍提到“被動措施優先、主動措施優化”概念。
被動措施是指直接利用陽光、風力、氣溫、濕度、地形、植物等自然條件,通過優化建筑設計,采用非機械、不耗能或少耗能的方式,降低建筑的采暖、空調和照明等負荷,提高室內外環境性能,通常包括天然采光、自然通風、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遮陽、蓄熱、雨水入滲等措施。主動措施是指通過采用消耗能源的機械系統,提高室內舒適度,優化室內外環境性能,通常包括采暖、空調、機械通風、人工照明等措施。
葉大華強調,無論是生態示范區還是綠色居住區,都需要科學規劃的引導,需要綠色建筑的支撐。這就必須出臺清晰、明確而又簡潔易行的標準。我們要執行這樣的標準建設我們的城市,讓市民在工作中、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接受綠色建筑乃至綠色生活方式的理念。